杜廼芳:好的图画书能成为孩子的生命底色

童年时期能够读到好的图画书无疑是件幸事。这些书通常不会摆出许多大道理,也不会有直接的用途,但它们是带着作者对世界的洞察与认知进入孩子的世界里的,能成为孩子生命的底色。

对于孩子而言,图画书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书籍,也是他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首先进入孩子视野的,应该是纸质书

当孩子捧起一本纸质的图画书,纸张的触感停留在指尖,墨香味四散开来,翻页时还会发出声响,这种传统而又温馨的阅读氛围是任何电子产品都无法替代的。认识色彩、辨别形状、习得文字……这些基础性的认知都是孩子在图画书中获得的。或许在有些父母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殊不知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孩子开始对书有了好感和亲切感,也开启了他认识世界的第一课。

伴随着层出不穷的各种电子产品,孩子手中的图画书难以完全抵抗电子屏幕的诱惑,但纸质书不能缺席,而对电子屏幕要有意识地“疏远”一点,特别是3岁以下的低龄儿童。因为一旦孩子长期地面对跳跃在屏幕上的动画和文字,就很难再静下心来读纸质书,对孩子尚未发育完善的视力也有不好的影响。

感受最初阅读的快乐,才能爱上阅读

有“日本图画书之父”之称的松居直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图画书不是拿来学习知识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所以,陪孩子读图画书,快乐应该被放在第一位。而且一本图画书的内容越有趣,越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爸爸妈妈在为孩子挑选图书的过程中过分强调功能和教育意义,反而会让孩子早早失去阅读的乐趣。

在孩子步入校园以后,阅读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在幼儿期有过大量的阅读,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思维逻辑才能有所提升。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级的升高,阅读能力就显得越发重要。如果孩子不具备较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有时都会产生困惑或偏颇。

好的图画书能让父母和孩子一同成长

一本图画书“好”在哪儿?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的答案。有人看重故事,有人偏爱图画。真正可以称之为“好”的图画书往往都包含一些重要的考量标准,但更重要的是,这些书会给孩子带来长久的影响。

成为孩子生命的底色

首先,在印刷、色彩设计以及选取纸张材料时都应该做到尽善尽美。并且从内容到装帧等各个方面都应该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孩子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规律,这样的书才能提供好的阅读体验。

其次,图画书作者的内心都有着强烈表达自己想法的欲望,他们渴望通过文字和图画来展现出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当我们翻开一本好的图画书时,能够看出作者把童年时期的深切感受、对孩子行为的认知和理解、对世界的认识和对人性的洞察都尽数地体现在了自己的作品当中。

最后,好的图画书往往只从一个很小的视角切入,没有什么宏大的叙事,也不会教给孩子许多大道理,但它会作为一种温暖的底色,进入到孩子的生命当中,为孩子注入善良、友爱、坚韧等重要的生命底色。

拓宽父母的认知

父母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最好也能认真地读一读好的图画书。生活中有不少父母在看到图画书时总会下意识地认为这是给孩子看的东西,作为成年人没有必要再去阅读,只把它们作为孩子打发时间的工具。这样的想法有些狭隘了,因为好的图画书里也有很多父母都不知道的东西,而且藏着很多积极面对人生的能量,也有无数的养育智慧可以借鉴。比如李欧·李奥尼的《小黑鱼》《田鼠阿佛》这类图画书,带有的浓厚的哲学意味和人生智慧都不容小觑。其中的内涵可能也不曾进入过很多大人的视野和内心。

此外,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碰上一些理解不了的内容,特别是经典的图画书,有些可能成人也需要费一番思考,然后跟孩子进行分享,引导孩子成长。那么交流的前提就是父母要提前对书中的内容进行阅读和把关,甚至是带着问题一起讨论,这样的阅读过程是极其宝贵的。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受益的绝不仅仅是孩子。我甚至觉得,今天所有做父母的人,不管自己有什么样的教育经历,最好都补上图画书这一课。

现如今我们的生活似乎沉浸在了电子屏幕的汪洋大海中,到处是跳跃的画面和文字,这些都给父母让孩子爱上纸质书阅读的引导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让图画书“走”在手机前面

动画片、短视频、线上课等都是一种单向性的输入过程,缺少互动,也让孩子无法掌握接受的节奏以及输出自己的想法。那么相对来讲,亲子共读时,图画书可以无限期地停留在孩子的手中,随着孩子的意愿自由翻动,可快可慢。这种完全由自己控制的阅读方式,让孩子有思考的空间,也有反复阅读、想看哪页就翻到哪页看的自由感和操控感。

接触电子屏幕是早晚的事,我们能做的是尽可能晚一点让它们过早或过多地占据孩子的目光。尽管这两种阅读方式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但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而言,家长还是要尽量保证让图画书“走”在手机的前面,这就好比让孩子晚点接触含糖饮料是一个道理。

父母要审视自己的阅读习惯

当父母一边拿着手机,一边应付孩子给孩子读图画书的时候,孩子肯定认为手机里藏着这世界上最好玩的东西,也就逐渐对阅读图画书丧失了兴趣。相反,如果父母能够沉浸在图画书的世界里,孩子也会有所模仿,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可以很快地建立起来。

此外,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阅读方式和阅读的内容肯定是不一样的,那么这就更需要父母通过细心观察和学习,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图画书和阅读方式,既不能强迫,也不能放任不管。如果错过了亲子共读的最佳时间,当孩子已经被电子屏幕俘获而难以再静下心来阅读纸质书时,父母再想纠正他的阅读习惯就会变得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