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中学学业越忙就越注重社交

作者:丁帆 来源:《读者校园版》

  记得20年前我出国留学的时候,父母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以后到社会上发展,情况就复杂了。你呢,好好学习先进的技术,以后就靠本事吃饭吧。”

  在美国的前10年,这条路线也还算顺遂。只是渐渐地,人们谈论的话题开始不一样了。在职场中,印度人能说会道、长于社交,更能撬动人际资源,已是共识。而中国人哪怕是技术骨干,也往往觉得搞社交不算是靠本事吃饭,多半选择独善其身。一、社交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有一年的績效考核,老板给我的建议发人深省:“少埋头干活,多抬头看人。”并送了我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Itisnotwhatyouknow,itiswhoyouknow!(你知道什么不重要,你认识谁更重要!)

  这句话在美国很流行,流行的原因颇具争议。一些人觉得这是常识;另一些人则从这句话开始顿悟,逐渐认识了人类的社会属性;还有一些人,则一直在证明:Whatyouknowstillmatters.(你所知道的仍然很重要。)

  其实换一个说法,可能就更容易理解,这句话不外乎是对社交能力略为夸张的一个概括。

  我们这代人,在求学阶段经历的教育潮流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日常教育中,常有不自觉忽略社交能力的倾向。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职场人士而言,其所在的公司大都会定期组织各种社交活动,比如团建活动或客户会议。很多行业也有各式各样的峰会可以参加。究其本质,不外是强调人们的社交能力的重要性,同时为人们提供各种社交活动的机会。

  对于孩子们来说,培养社交能力的方式也是一样的。二、中国“才艺秀”vs美国“社交课”

  我家老二在美国上了3年小学,学校每年组织的社交活动大致有两类:

  其一是才艺秀。类似于国内的六一演出或者校园运动会,由孩子们自主报名,弹琴、唱歌、跳舞、翻跟头。这些活动大多不会邀请家长,主要是孩子们自娱自乐。

  其二是国际日。来自五大洲的孩子们组队布置自己国家的展台,虽说名字是国际日,其实就是一场饮食文化交流活动。大人们和孩子们吃得开心,聊得也开心,各得其乐。

  类似形式的活动在国内也有,我参加过老大上的小学组织的跳蚤市场和亲子运动会。我觉得中国小学的活动趣味性更强一些,食物也明显更好吃一些。

  不过在课外班方面,美国就胜出了。

  老二从二年级开始参加了当地的一个舞蹈班,每年都有七八次活动。老二从8岁开始,就有了正儿八经的“社交”。如今他俨然是我们家的“外交大使”,除了天性使然,环境对他的影响也很大。

  而老大在国内一向比较文静、内向、害羞,经过这几年的社交活动后,这次去参加写作夏令营,居然和每个同学都成了好友,约好以后要一起出书。

  两相比较,国内的诸多课外班,大多更重视技能教育,较少组织孩子们开展社交活动。

  很多学校和社团出于安全考虑,不愿意带那么多孩子出门。而缺了这样的社交活动,无论我们给孩子讲多少次“快乐儿童的七个习惯”,教多少次“卡耐基的经典人际理论”,他们都缺少机会去实践、去锻炼社交能力。三、为什么课业越忙,社交活动反倒越多

  有一点我没想到的是,到了中学阶段,随着孩子们的课业越来越忙,学校和社区组织的社交活动反倒是越来越多了。

  大概是因为青春期,尤其是14岁至18岁,恰恰是人的社交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往往从叛逆开始,以回归家庭结束。

  14岁,他们开始懵懂地认识自己,有了更复杂的情绪,很多时候会因为父母的行为而感到尴尬,更希望被同龄人接受。

  15岁,与父母的疏离或冲突也许会愈演愈烈,很多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会和兄弟姐妹甚至朋友更加亲近。

  16岁到18岁,大部分孩子又会开始回归家庭。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比起两年前会更善于表达情绪,更能够处理好与家庭和朋友的关系。

  所以,处于中学阶段的孩子获得了更多来自学校和社区的支持。

  有一些社团是城市级别的项目,由中学生创建,面向中学生。学校里也有各式各样的俱乐部,从几十个到几百个不等。

  最近老大参加了她所在高中的一项活动,认识新同学,听学长学姐介绍经验。

  一位学长建议她选辩论俱乐部,会对以后申请大学有好处。另一位学姐持不同意见,她认为申请大学不是选择社团的目的,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

  很显然,我家老大没有逃出教育家总结的规律,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她,明显更听得进去学长学姐们的意见。

  据说团体运动是社交最好的方式,比如篮球、棒球、橄榄球、冰球、排球等等。其次是音乐类的活动,比如合唱团、管弦乐队和鼓号队。

  这些社团和活动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就是让孩子们建立情感连接,互相影响,学习如何与同龄人和长辈相处。每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我总是折服于组织者的创意,惊叹于他们的社会影响力,也非常感激整个社区为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所付出的心血。四、知易行难,仍需探索

  我们常常忽略这样一点,那就是社交能力的锻炼也需要时间的投入。我见过很多父母,让孩子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却又埋怨孩子不爱说不爱笑,不会交朋友。

  其实社交能力和数学一样,都是需要练习的,甚至也有自己的“题型”。美国人也好,印度人也好,并非天生就比中国人能说会道、擅长社交,更多的原因是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这项能力。

  当然,社交能力的培养,常常会和课业学习竞争“时间”这个宝贵资源。

  这个难题在美国也一样,随着近几年真实的美国中学教育被介绍到了国内,实情终于被揭晓,很多高中生为了兼顾社交和学业,不得不牺牲睡眠时间。

  教育的进步,总是需要一个过程,没有哪种教育制度是完美的。无论我们身处什么样的种教育环境,父母对社交能力的重视和投入,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