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公路片:出走,然后呢

作者:卡生 来源:《读者校园版》

  “那我应该怎么活”

  《韦恩》是一部公路美剧,男主角是只有16岁的韦恩,他带着自己的女朋友黛尔,骑上摩托车一路狂奔,横跨美国,最终抵达佛罗里达州。和所有的公路片一样,有一个不得不上路的理由,路上遭遇奇奇怪怪的人和事,最后两个具有反社会人格的青少年经历了成长阵痛。

  母亲在韦恩5岁的时候离家出走,服役的哥哥没事就痛揍他一顿,父亲年轻时也是当地一个不好惹的恶棍。韦恩从小生活在这样既缺乏爱又缺乏好的教育的原生家庭、一个毫无希望和未来的小镇。但韦恩的内心有一种天然的正义感,虽然他对“正义感”明显有着反社会的使用方式——暴力。直到某天,他遇到了上门推销饼干的女主角黛尔,一切才开始改变。她和他一样,家庭环境一塌糊涂:瘾君子母亲已过世,酒鬼父亲滥用暴力,甚至他的两个蠢哥哥都是父亲的打手。

  韦恩从黛尔的身上看到了自己,他们都无法和那个充满歧视和偏见的小镇上的同学相处,无法脱离糟糕的原生家庭重新开始,所以他们从认识到确立情侣关系,再到离家出走,只用了一天的時间。

  韦恩因为帮助别人打架,在被学校开除之前和校长有一段对话。校长说:“你再这样下去,人生会被搞砸的。”韦恩问:“那我应该怎么活?”

  韦恩的父亲因癌症去世的那一晚,给韦恩看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韦恩的母亲离开时开走的1978年款庞蒂亚克火鸟汽车。韦恩没有哭泣,而且很快做了决定——一把火烧掉了房子和父亲的尸体,修好家里唯一值钱的摩托车,接上和他拥有同样命运的黛尔,去佛罗里达州找那辆被偷走的车。这一幕开场很像电影《天生杀人狂》——当一个人被生活逼到死角,除了出走,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

  就这样,两个少年上路了。

  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韦恩和黛尔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惩恶扬善,好在生活也没那么令人绝望,他们参加了一个单身母亲的葬礼,劝回了一个想跑路的20岁的未婚父亲……一向喜欢小偷小摸的黛尔扔掉了偷来的所有东西,改邪归正,韦恩在照顾黛尔的过程中获得了从小就缺乏的爱和温暖。

  当韦恩最后找到母亲时,她已经再婚了。最后两集里,韦恩与之前判若两人,他看母亲的眼神温柔且充满期待,即使她永远不会告诉他,当年为什么离开他。这时候,你才会发现,韦恩在彪悍、残暴的保护壳里,内心依旧像孩童的内心般柔软。黛尔也是,在警方用假消息骗黛尔说,她父亲生死未卜时,她冒险回到医院看望父亲,并给犯了酒瘾的父亲调了他最喜欢的酒。

  这两个少年对父母的爱从未变过,而这些没有做好准备就把孩子带到世界上的成年人,他们都做了什么?公路片的时代缩影

  故事到此,我以为这部美剧讲的无非就是两个少年的成长旅行,没想到编剧却埋了几条暗线,将青少年叛逆的故事,变成了成年人的反思。

  当韦恩和黛尔到达佛罗里达州之后,小镇警长和其手下,黛尔的父亲和她的两个哥哥,校长和韦恩唯一的黑人朋友,这三拨人也上路了。或者说,故事从两个少年浪迹天涯开始,逐渐变成一群人的自我救赎。

  几乎所有的美国公路片,都在告诉人们,为了追寻自由,你必须出走。就像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所说:“我总是惊讶地发现,我不假思索地上路,因为出发的感觉太好了。世界突然充满了可能性。”然而,出走之后呢?

  美国公路电影作为一种准类型片,融合了西部、犯罪、悬疑、冒险等多种元素。如果以1969年上映的《逍遥骑士》作为首开先河的公路片的话,过去整整50年,这个题材作为好莱坞电影的撒手锏,经久不衰。

  究其原因,这与美国所宣扬的个人主义和汽车工业的繁荣不无关系。然而最重要的文化基因来自20世纪50年代所涌现的“垮掉的一代”。踏上美国66号公路仍然是许多时髦年轻人的梦想。即使他们知道,逃离现实的梦迟早会醒来,最终他们还是要回归城市,但“在路上”依然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

  在看了多部公路电影之后,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时代发展,美国公路电影会将不同的社会热点引入公路片这一题材,这也是它受到观众持久喜爱的又一原因。

  20世纪的公路片大多属于嬉皮士式的狂欢,自由、反叛、性解放,整个西方社会20世纪60年代的反叛文化成为年轻人中的主流,虽然他们刻意压抑反叛的愿望让他们自己对此视而不见。这种类型的片子通常是以雌雄大盗的组合呈现的,像《雌雄大盗》《天生杀人狂》《不准掉头》里的男女主角,一路狂奔,杀人如麻,却成为反抗主流社会人群的宠儿。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公路片并不会宣扬主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多是在颠覆传统的过程中,思考年轻人要走的路。

  当嬉皮士风潮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西方社会回归家庭的大主题成为20世纪90年代之后公路片的主题。公路片对精神危机的探索,回到现实的泥土中。这个时期的公路电影跟社会接轨,回归家庭价值讨论,自然也就开始了“男性中年危机”和“女性独立解放”的话题。《杯酒人生》里离异的男主、《末路狂花》中备受压迫的家庭主妇、《阳光小美女》中互不理解的亲人——“在路上”成为解决现实矛盾的手段,其核心从叛离社会,逐渐演变成讲述家庭温情故事和对失意人生的慰藉、修补。

  所有的公路片都在源源不断地展示着世界的糟糕,以及人们在规则中渐渐失去的初衷。近些年,每个国家都越来越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时候,公路片的阵营中加入了《韦恩》这类以少年成长为主题的公路片。《韦恩》里的少年,偶尔闪回原生家庭长辈的故事,他们正是上一代公路片的主角——20世纪与社会对抗的青年。或许追求过波希米亚式自由的年轻人都老了,好莱坞的编剧用公路片再次提醒人们:你们的下一代都在经历什么?

上一篇:毒瘤     下一篇: 不冒险的生活才是最大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