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

作者:潘富俊 来源:《读者校园版》

  枭鸮既以成群兮,玄鹤弭翼而屏移。

  蓬艾亲入御于床笫兮,马兰趻踔而日加。

  弃捐药芷与杜衡兮,余柰世之不知芳何?

  ——《七谏·怨世》

  马兰和蓬艾一样,在《楚辞》中都是恶草之流,用以比喻奸佞小人。马兰常生长在潮湿的土壤中或水泽旁、路旁、田野及山坡上,未开花的植株外表类似泽兰,叶揉之无香味,古人甚至认为其味甚臭;加上马兰到处可见,有时还会侵入农田,妨碍农作物生长,遂被视为恶草。

  其实马兰全株都有用途,《本草拾遗》称之为“紫菊”,《救荒本草》称之为“鸡儿肠”或“马兰头”,《本草正义》称之为“红梗菜”,既是救荒本草也是药材,可除湿热、利小便、止咳、解毒。苗叶可食,“二月生苗,汋食可济荒”。古书记载:“马兰采得当饥量,彷徨母子相拥泣。”马兰味道较差,只有在荒年时才不得不食。

  马兰分布范围较广,常依叶形及总苞形状区分成许多变种。分布于华中地区的种类除此种马兰外,还有全叶马兰、毡毛马兰、山马兰等,都可能是《楚辞》本篇提到的马兰。【植物小档案】

  学名:Kalimerisindica

  科别:菊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30厘米~50厘米;具匍匐茎,基部叶开花后脱落。叶互生,倒披针形至倒卵狀圆形,长3厘米~10厘米,宽0.8厘米~5厘米,先端钝或尖,基部渐狭,无叶柄,叶缘有疏粗齿或羽状浅裂。头花单生于枝头花枝,排成伞房状;舌状花一层,淡紫色,管状花居多。瘦果倒卵状矩圆形,长0.1厘米~0.2厘米,宽0.1厘米,褐色。广泛分布于中国及亚洲东南部地区。

上一篇:没有什么是完美的     下一篇: 我明白那是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