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功能的演变史

作者:未知 来源:《读者校园版》

  象征权力的地图

  人类使用地图的历史大约有3000年。除石器、刀具等工具以外,地图也是早期人类探索世界时发明的一种工具。

  仿佛有某种巧合,现存最古老的地图,其形状和大小与现在的手机非常相似。它就是古巴比伦的世界地图,约在公元前700年——公元前500年间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制成,刻在一块泥板上。这份地图很概括,古巴比伦被描绘成圆环形状,置于地图的中心,国土被幼发拉底河一分为二,外围被海洋环绕。地图细节不多,大部分地方没有名字,少数地区才被命名,如亚述。地图的真正作用不是用来导航出行的,而是让地图持有者(帝国皇帝)认识整个世界的,当然前提是以自己为中心。这是地图最原始的作用。

  事实上,早期地图是否准确,并不太受关注。古巴比伦地图出现几百年之后,古罗马制作了一幅大地图,高约0.3米,宽达数米长,可以卷起来。罗马帝国广袤的疆域就画在这幅卷轴上,显然它不适合出行携带,只是彰显帝国领地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导向天国的地图

  公元4世纪开始,基督教获得合法地位,并向欧洲各地传播,基督教的特色也随之附着在地图上。

  此时的地图仍不求精确度,重在彰显基督福音在世上的传播。当时最著名的一幅地图来自英国赫勒福德郡,这幅地图绘制在一张巨大的动物皮上,大小约1.5米×1.2米。这幅地图上,欧洲、亚洲、北非几乎没有哪里能让人辨认出来,反倒充满了奇迹异事。比如挪亚方舟坐落于亚美尼亚;非洲居民的眼睛和嘴巴长在肩膀上;一只山猫在小亚细亚半岛(今土耳其)昂首阔步,还特地标注“它能透视墙壁,能尿出黑色石头”。

  当时人们认为东方是神圣的方向,因为上帝最初创造的伊甸园就位于东方。地图顶端就朝向东方,还配了几幅图画,画的是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以及世界末日时基督再临。设计地图根本不是为了人们在地上出行找路,而是为了引导人们进入天国。

  出海航行的地图

  在西方,真正帮助人出行的地图,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发展起来。随着商业贸易迅速发展,尤其是远洋贸易,特别需要地图指导,而基督教的地图显然派不上用场。

  公元2世纪,古罗马帝国的天文学家托勒密,也是占星家,为了制作星相占卜图,把罗马帝国许多城镇的位置进行了精确标注(出生地位置是星相占卜的一大因素)。托勒密收集了大量档案、故事等各种信息,并设计了一套经纬线系统,覆盖了西欧、亚洲、北非等地。他还设计了把大地的三维球面投影在二维平面上的方法,并称之为“地理”。

  结果无心插柳,用于星相占卜的地图,反倒开创了人类史上的两个第一:第一份具备实际导航意义的地图,第一次涉及新的地理学科。然而它昙花一现,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托勒密的地图也随即消失。

  1000年后,人们重新挖掘古代遗产,找到了托勒密的地图和制图法。再加上科技进步以及罗盘的使用,人们又重新绘制了地图,这就是“波多兰航海图”。它是大航海时代的产物,上面都是大海和港口,海面上航道密布,纵横交错,连接各个港口城市。

  宣示主权的地图

  当航海活动不断深入,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新世界的地图也越来越精细,但大陆的广阔腹地仍然是个谜,像美洲内陆、非洲内陆在地图上往往是大片空白。

  对于航海贸易商来说,内陆地区是否明晰无所谓。但对政治家、国王来说就不同了,因为国家要征税,还要扩张。非洲内陆的空白,刺激了欧洲的贵族和国王们。他们纷纷宣称非洲属于自己,并派人去探索、去“收割”。

  这些都使制图业不断发展。德国制图学家墨卡托发明了一种新的制图法,开创了墨卡托投影法。我们现在所用的世界地图,就是以这种方法绘制的。为了能在平面地图上完整显现三维球体表面,墨卡托把北方和南方远处的陆地、海洋面积逐步扩大,投射下来。这种设计第一次把全球绘制在一张地图上,对航海帮助很大,也对国王们争夺殖民地“帮助”不小。缺点就是它轻微地扭曲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靠近北极的国家,其国土面积被人为扩大,如加拿大和俄罗斯;而赤道地区则被人为地缩小了,如非洲。

  日益精细的地图

  19世纪后期,数学推理和测量技术大幅进步,随即引爆了制图业。世界地图越来越精确,地域性的局部地图也是如此。

  法国人开始丈量全国的土地,以前所未有的精确度计算国土面积。所凭借的技术就是“三角测量”(三角学的相关知识),还有当时的高科技产品——“经纬仪”(水准仪),因此能将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测量数据以统一标准衔接在一起制成一张图。另外,双目望远镜的问世,也使测量人员眼界放宽,视野扩展到数万米之外。

  英国人也是如此,以精确到平方码(1平方码=0.84平方米)的标准绘制英国地图。德国人很有商业眼光,制作了同样精细入微的欧洲地图,将主要城市标注得很清晰;还保持地图每年更新,精确度日益提高,能标识城市的建筑物。这完全类似于今天的旅游地图,欧洲人借此可以方便地出门旅游。很多商人为了争取曝光率,甘愿自己出钱,以保证自己的商标、建筑物能出现在地图上。

  活灵活现的地图

  时至今日,地图又回归导航物质世界的功能,而且更进一步,它变成了“活地图”。

  人们用得最多的就是手机的地图软件。它是一种智能地图,通过全球定位系统、无线网络、数据服务,实现精确定位,能显示出手機(也就是用户)在哪条街道,甚至精确到在街道的哪一侧。

  这种活地图可以显示人们所处的位置,还可以时时更新,并且还会“说话”。导航时它会以清晰的语音播报,向前走多远,到哪里转弯,何时到达,等等。在苹果、百度、高德等地图软件上,这基本已属标配功能了。与纸质版地图相比,这显然更方便。不必知道东西南北在哪里,一个人就可以借助地图到达他从未到过的地方。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人们也因此对手机地图的依赖越来越严重。

  然而,这种趋势不见得是好事。2008年,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使用智能地图导航,人的空间记忆会更模糊;而使用纸质地图,则更清晰。同年美国一项研究也发现,智能地图会降低注意力,削弱空间记忆细节。如果地图导航出错,则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科技日益发达,方便了人们出行,可也使人们的心智、记忆有所退化。未来到底会变成什么样,一切只能等待时间的答案。

上一篇:一个学霸惹出的事端     下一篇: 愿你不负冬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