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微笑

作者:戴桃疆 来源:《读者校园版》

  1948年,世界精神卫生组织将红十字会创始人亨利·杜南的生日定为“世界微笑日”,人们可以在5月8日这一天用这种愉悦的表情促进人际关系与社会的和谐。

  微笑在现代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人类社会是在20世纪后,才普遍将微笑视为一种积极健康的表情的。在此之前,微笑是愚蠢、轻浮、粗俗和没文化的标志。如果你是一个正派的、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最好不要微笑。

  就在法国大革命开始的两年前,即1787年,法国新古典主义女画家伊丽莎白·维杰·勒布伦在巴黎的一次沙龙上展出了一幅自画像。油画的色调庄重,画中的女画家怀抱自己年幼的女儿,姿态优雅,双目炯炯,宛若宗教题材作品中的圣母。不同之处在于,女画家嘴角上扬,双唇微张,牙齿清晰可见。然而,正是这种现代社会随处可见的广告式微笑,触怒了当时的艺术评论家。

  评论家们认为,勒布伦作为一位有身份、有地位的女性,公开展出微笑有违身份、伤风败俗。然而勒布伦并没有为外界的评价所动摇,1790年,在她再次展出的自画像中,人物表情也为露齿微笑。

  继而,勒布伦的微笑在巴黎掀起了一场“微笑革命”。以勒布伦为先驱,法国大革命时期涌现出一批有身份、有地位的女性面露微笑的画像。自17世纪起,笑便成为西欧社会中区分社会阶级地位的标志,无论是在绘画还是生活中,只有穷人、酒鬼、智力尚未发育完全的人、戏子等才有开口笑的“特权”。那时,雇画家为自己绘制肖像的人多数都具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即便笑起来更加具有人情味,他们也不愿意违逆社会风尚,受人苛责。更重要的是,人在绘画过程中很难长久保持微笑的表情,即便保持住,笑容也会显得假而僵硬,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不如不笑。

  18世纪,甜点、咖啡、下午茶和可可制品已经成为西欧的日常消费品,但口腔卫生意识并没跟上这些消费品推广的步伐。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由于更有钱,更容易获得上述商品,因而出现口腔疾病的概率也更高。

  画作中从来不笑的法国王后安托瓦内特就是一个例子:这位奥地利公主偏爱甜食,法国大革命后,由于失去了寻求牙医帮助的机会,到1793年被送上断头台之时,她的牙齿已经全完了。这从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当时描绘安托瓦内特的漫画中,她的表情都略显古怪。

  勒布伦和她灿烂的笑容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掀起了短暂的微笑高潮,但随着“恐怖政策”的来临,法国各阶层人民都无法在面对严峻现实时会心一笑,“微笑革命”很快夭折。直到20世纪,微笑才得以在西方被广泛提倡。或许正是因为人类微笑历程曲折,这一表情看上去才尤为珍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