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不起的“起跑线”

作者:熊旭 来源:读者校园版

  孩子说

  —童年过了哪里寻找

  @宁宁:小学的时候我很喜欢家,现在我更喜欢学校。

  @汀汀:难道我每天只能学习不能干别的?让我成为书呆子,是吧?

  @达远:我要狠狠地踢几脚足球!

  @小山山:我知道抽测的重要性,我也知道小升初的形势严峻,可是我还知道童年的时光一去不复返,长大后去哪里找呀!

  家长说

  —身陷其中无能为力

  @家长:教育环境有多残酷,但凡有孩子的人都能或多或少地体会一些,然而身陷其中,难以超脱。

  @一位母亲:都说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早晨6点30分出门,晚上回家吃过饭休息一小会儿,做作业直到10点30分睡觉。德智体美劳,哪一项不重要,只会x+y,其他几项都欠缺,怎么行?我们小时候的教育,比现在更真实……真的希望孩子快乐,但我无能为力。

  @中学生家长:我的孩子很善良,爱帮助人,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会自己照顾自己,有一定的办事能力,就是不愿读书,成绩不好,在学校是老师眼里的差学生。当前的中考、以后的高考,对他可能都是打击,难道这样的好孩子就没有出路?

  网友说

  —家长负有很大责任

  @欣颖:孩子苦,别老往别的方面去说三道四,其实家长有很大的责任,怪就怪“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问题出在家长。如果都不去参加课外辅导班,那些辅导机构不就没事做了吗?我的孩子就从来不参加任何辅导班。

  @冷眼:跟风地给孩子报特长班、补课。孩子们一个个小脸蜡黄,小小的年纪戴着眼镜,佝偻着背、肩负着20多斤的书包,每天两头不见太阳地穿梭于学校与家之间。我想如果是我,也会觉得烦透了。

  @何忠平:把孩子们的灵性都给扼杀了,变成了没有激情的书呆子,对学习充满厌倦,长此以往,孩子们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没有了,民族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小李飞刀:教育机制本身就存在问题,老师、家长和孩子都是受害者,社会上存在一股浮躁的情绪,不知道培养出那么多书呆子有什么用,悲哀啊!

上一篇: 语丝     下一篇: 思路决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