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7月社融增速边际企稳,但主要是政府债的支撑,也有去年同期偏低基数的影响。除了政府债,私人部门的融资需求依然偏弱,不过7月本来就是信贷小月,季节性因素较强,加上金融“挤水分”影响还在延续,数据可比性并不强。但如果将近几个月的社融数据结合起来看,整体依然指向了当前社会有效融资需求还有待提振。近期,像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已经在推进落地,可以期待更多政策的加码。货币政策方面,二季度货政报告指出“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要继续“加强逆周期调节”、“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我们认为,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宽松基调,未来政策利率、房贷利率、包括存款利率均有继续调整空间,同时汇率、利率曲线也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政策仍会权衡考量。
东莞证券:7月社融同比多增但不及市场预期,人民币信贷对7月社融数据拖累明显,结构上主要靠政府债支撑;信贷整体表现低迷,企业融资需求不足,居民中长期贷款小幅多增,票据融资冲量特征明显;此外,7月M1延续下行,M2小幅改善,M2、M1剪刀差进一步扩大。展望未来,随着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预计下半年政府专项债发行将迎来高峰,对社融产生较大拉动。目前,经济修复节奏放缓、实体信贷需求不足,从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看,政策基调延续宽松,我们预计未来货币政策存在较大发力空间,降准降息可期,有望带动实体融资意愿的回暖,信贷总量或企稳回升。
光大证券:7月份信贷增长弱于市场预期,但随着政策逆周期引导,预计8月份信贷能见到边际改善,但其结构表现更取决于财政扩张的节奏。此外,随着存款脱媒速度放缓,银行间资金利率的波动性可能抬升,需关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指引。对于政策而言,扩大内需的诉求增强,财政发力已经有迹可循,货币政策进一步的宽松也值得期待。偏弱的金融数据公布后,债券利率出现不同程度回调,部分修复了因大行卖出国债导致的利率持续上行。若从经济表现定价,当前并不支持利率走出大级别拐点,但大行潜在的卖盘充当了利率向下突破的强约束,其力量不可忽视。结合金融数据隐含的积极性因素来看,当前依然并不是博弈久期策略的占优时点。
湘财证券:7月新增社融规模低于预期,受实体经济需求偏弱影响,新增信贷规模大幅下降,同时票据融资大幅走高,冲抵信贷特征明显。在此背景下,政府债券成为社融主要支撑项。M1同比连续四个月负增长,反应资金活性较低,货币流通速度较慢。但我们认为伴随下半年增量政策的进一步加码,特别是近期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叠加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需求的逐步释放,未来总需求有望逐步回升,信贷需求相应提升。社融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增速将有所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