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篇
许多孩子在开学后都会经历所谓的“开学综合征”,表现出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疲劳等症状。此时,爸爸妈妈先不要着急,共情、理解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再通过我们的耐心陪伴和积极引导,孩子就能很快顺利度过这个过渡期,再次实现蜕变和飞跃。
不知道爸爸妈妈们有没有注意到,每到开学前几天,孩子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特别“黏人”或者“宅”。早上叫不醒,晚上又翻来覆去睡不着;吃饭的时候不见人影,零食包装倒是满屋都是;看手机玩游戏的时候劲头十足,一跟他们说话就烦;嘴上说着着急补作业,动作上却又慢得像只乌龟;一想到要去学校就变得特别焦虑,一直抱怨:“为什么假期这么短?”
所谓“开学综合征”,其实就是孩子从假期的自由自在一下子切换到学校的紧张有序时,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不适症状。焦虑、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纷纷找上门来。
“开学综合征”的表现
情绪波动和焦虑:孩子可能会变得情绪化,容易发脾气或者感到沮丧,稍有不顺就哭闹不止。一提到开学就开始心跳加速,手心出汗,仿佛要去参加什么紧张的“终极挑战”。
记忆力减退:本来背得滚瓜烂熟的单词,这会儿怎么都想不起来,好像单词们集体玩起了“捉迷藏”。
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的时候,眼睛看着老师,心里却在想着昨天动画片里的剧情,老师的声音简直成了背景音乐。
兴趣丧失:对于平时喜欢的活动或爱好突然失去了兴趣,比如不愿意去参加体育活动或者不想再继续练习乐器。
社交退缩:不愿意和朋友或同学交往,甚至对平时喜欢的社交活动表现出抵触情绪。
身体不适:一些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头痛、肚子痛或者其他身体不适的症状,虽然他们很累,但一躺到床上脑子就开始放电影,怎么也睡不着。而白天却总是无精打采,仿佛随时都能睡着一样。
依赖行为增加:变得特别依赖父母,甚至不愿意独自做一些平时习惯独立完成的事情,比如自己上厕所或者一个人睡觉。
行为退缩:表现出一些退化的行为,比如突然开始尿床或者吮手指,这些都是孩子在应对压力时的一种表现。
学习拖延:明显拖延完成作业或学习任务,甚至尝试逃避学习任务,一提到学习就找各种借口。
过度依赖电子产品:除了之前提到的爱玩游戏,还有可能表现为长时间沉迷于电视、手机或电脑,难以集中精力做其他事情。
孩子的不适应从何而来?
假期就是给孩子放松和调整身心的,生活节奏完全由自己掌控。一旦开学,孩子就要面对一系列严格的安排和学习任务,这种转变就像是从温暖的被窝里一下子跳到寒冷的泳池里,任谁都会打个冷战,对吧?
首先,作息时间的改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假期里,孩子可以睡到自然醒,有时候晚上熬夜看电视、玩游戏,家长也不会管得那么严。可是开学后,早上必须早起,晚上得早睡,这种作息时间的突然调整,让孩子的身体和生物钟都感到不适应。有的家长感叹:早上叫他起床,简直像是在叫醒一只冬眠的熊,无论怎么叫,他还是困得睁不开眼。
其次,饮食习惯的变化也不容忽视。假期里,在家一日三餐都是“个性定制”,孩子想吃什么家长一般就给做什么。可一到学校,这种“高定生活”立马被集体安排取代,吃什么完全由学校决定。从薯片汉堡到青菜白饭,这种饮食上猛烈的“降维打击”也会让孩子的胃口和饮食习惯一时间难以适应。
然后是心理压力的增加。假期里,孩子的生活比较轻松,没有太多的学习压力,而开学后,面对新学期的学业压力等心理压力骤然增加。每天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面对的学业要求,让他感到焦虑和紧张。
再次,注意力和学习习惯的转变。假期中,孩子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娱乐活动上,玩游戏、看电视、和朋友玩耍。而开学后,他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试想一下,从电脑游戏到数学作业,这跨度的确也是蛮大的。这种注意力的转变和学习习惯的恢复,是一个需要时间和耐心的过程。
最后,环境和社交的变化。假期里,孩子大多数时间是在家里,和家人、朋友相处。而开学后,他们要重新适应学校的环境,和老师、同学相处。这种环境和社交的变化,也会让他感到一定的不适应和压力。
实战指南:破解“开学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其实从教多年的老师们都已经非常熟悉孩子们的这种“开学综合征”,会通过很多方式帮孩子过渡,包括开学考、组织一些学习讲座以及集体活动等。“重返战场”,是每个孩子在开学季必须要面对的,而家长的任务,就是帮孩子慢慢找回配合学校教学的家庭学习节奏。
制订“收心”计划
假期结束,孩子需要一个“收心”计划来过渡。建议家长早点结束孩子的外出度假和不适宜的培训活动,调整作息时间,让孩子提前进入上学时的生活作息状态。搞一次家庭开学准备小仪式,让孩子更早进行角色的转换和心理适应,比如开一次家庭会议,和孩子一起制订开学计划,做好心理动员。
倾听和沟通
开学第一周可是孩子的“适应大考验”。这时候,咱们的任务就是当好他们的“心理医生”—多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有没有出现焦虑、烦躁的情况?有没有像小猫一样无精打采?如果有,赶紧拉孩子坐下来聊聊。注意,我们要进行共情式的表达,比如:“宝贝,我知道新学期开始可能会让你感到有些焦虑,你可以跟我讲讲吗?”这句话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理解,还能帮他们减轻不少压力。记住,倾听是最好的沟通,千万别急着指责和批评。
建立新的日常
开学后的日常生活可是有讲究的,咱们要帮孩子建立一个健康的作息和学习计划。先从调整作息时间开始,让他们早睡早起,摆脱假期的“夜猫子”习惯。然后,帮他们制订一个合理的学习和休息计划。学习时间不能太长,要给他们留出足够的休息和娱乐时间。要让孩子觉得,学习和玩耍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样一来,孩子不仅能顺利进入学校生活模式,还能在新学期里充满活力。
积极鼓励
记住:每一个小进步都是值得庆祝的。孩子在新学期刚开始时,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这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积极鼓励他们,给他们加油打气。比如:第一天开学孩子起床用了10分钟。第二天快了2分钟,这样的小进步家长要及时表扬。“宝贝,你比昨天进步了,我相信你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这个挑战!”这种正面的反馈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还能让他们觉得你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开学后的适应可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搞定的,家长们需要持续关注和支持。我们要密切观察孩子在开学初期的表现,随时准备应对他们遇到的问题—不管是饮食不习惯、同学关系紧张,还是情绪波动。如果发现孩子放学后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睡眠困难,就要及时沟通,了解情况,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孩子一起分享学习和生活,聆听他的困惑和烦恼,给予他理解和支持,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力量,这可是让孩子打败“开学综合征”的“终极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