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务抵万金
张天骄
大概30多年前,我爸上了一次地方报纸:有汽车抛锚,把道路给堵了,车主束手无策,我爸跑过去,和另外几个人合力,把车给修好了。车主深受感动,给报社写信要求表扬帮助他的人。如今很少会发生这种事情了,那时司机学驾驶的时候都会学维修。
我爸只会修车,遇到安装暖气、修理家电这种事,还是得从厂子里找工友帮忙,他负责在一边端茶递烟。这些工友经常去给同事帮忙,一般都不会收钱,顶多是留下来吃一顿饭。其实,我爸还会一些其他的屠龙之技,比如他能熟练地辨别出知了的性别,也知道哪个树枝上有它们产的卵。那都是他小时候在农村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结果。在城市里,这些都用不着了。
究竟哪些技能需要熟练掌握,哪些可以慢慢丢弃?要想自己动手搞维修,设备、经验、热情,三者缺一不可。现在我们都会开车,虽然后备厢里也有工具箱,但会修车的没几个,有问题还是得去维修店。因为修车除了需要设备,还需要大量经验。王小波在美国时曾和上海的一名工程师去搞装修。俩人热火朝天、手提肩扛干了一个多月,挣了幾百美金之后,就干不动了。老板只好又请来美国工人。结果人家除了电锯、电刨,还有可以在室内开动的铲车。这个时候,热情的作用显然不大,关键在于设备和技术。
现在不缺设备了,各种工具都可以在网上买到,还附带各种教学视频,让你瞬间经验值暴涨。再者,很多东西操作起来也更加便捷。安装LED灯珠时我就发现,现在的灯珠都带有磁铁,只要在铁盘上摆好位置即可。以前的则需要靠螺丝来固定,真的需要仰着脖子拧上半天。
有了设备和经验,还要有动手的热情,没热情也会被逼上梁山,因为请人维修,不但要花重金,还会被糊弄。我的一个同学家里下水道被他岳父的假牙给堵了,他按照平台上的电话找来工人,人家一脸诚恳地说:弄起来很麻烦,必须用配比好的疏通粉,而且用量要大,得好几公斤,需要上千元。同学忍痛同意了。当时场面很热闹,又是冒泡又是冒烟,结果第二天堵情依旧。其实,如果上网查查就会发现,花上十几元买一个弹簧似的过弯疏通器就能搞定那个假牙。
经济学有一个名词叫“机会成本”,简而言之就是因为干某件事儿所放弃的干其他事情的机会。比如乔丹,他要是花两个小时给自家后院的草坪锄草,就等于放弃了用这些时间拍广告的机会。我们不会有这样的烦恼。不过,当一家老小屏气凝神地看着你干活儿,然后集体欢呼,这种成就感,会让人不惜成本。
(郭思荐自《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