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摄影师

作者:梁孟龙 来源:《读者校园版》

  “废墟探险”是时下年轻人追求刺激的新方式,而“废墟摄影”是“废墟探险”的高级玩法。对于跑遍世界各大废墟的inhiu来说,相机在“废墟摄影”中宛若一只努力睁开的眼睛,记录着光的形态。

  在inhiu的照片里,通常会出现这样的图像:你闻所未闻的地方,以及你见所未见的场景,比如隧道或孤立的纪念碑。她站在其间,趁着夜、打着光,用长短不一的快门记录下自己和这些建筑的相遇……

  inhiu是一个有着苛刻的審美趣味的旅行者,她对色彩、构图和光影明暗都相当执着与讲究。可她坦承,之前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旅行爱好者,直到2012年,她在捷克看过一些美女,在波兰吃了一些饺子之后,才最终站到了保加利亚的巴尔干山头。

  她所目睹的废墟,名为Buzludzha,形似一块巨型飞碟,沉沉地落在山脊。这座庞大、神秘的建筑,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目的是纪念19世纪保加利亚抵抗奥斯曼土耳其的斗争。随着苏联的解体,Buzludzha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而像inhiu这样的废墟探险者,开始用摄影这一方式,为Buzludzha输入新的血液。

  inhiu并不是总能找到合拍的探险废墟的同伴。更多的时候,同行会嫌弃她是一个“亚洲小矮个儿女孩”。

  切尔诺贝利若有似无的辐射恐惧,克罗地亚边境废弃空军基地里跟军警的纠缠不清,加上东欧寒冬时不讲道理的风雪,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是inhiu僵直的身体和不时痉挛的胃。

  然而,去一个神交已久的废墟前,她最担心的往往不是身体能不能顶得住,甚至不是能不能拍到满意的照片——她最忧心的,是能不能进入废墟当中。

  2013年,在英国谢菲尔德,inhiu打算和同伴进入一处废弃的法庭。夜色裹着3米多高的卷闸门,难度高了好几个量级。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大门之后,如何下去又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然而这种担心根本抵挡不了她想进去的欲望,她翻到一半,用手电筒朝黑漆漆的法庭一照,顿时乐了——门的那头有一架梯子。

  后来,在和一位废墟摄影爱好者交流时,她不经意地谈到自己曾去过谢菲尔德的那处法庭。那位摄影师惊讶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这个“亚洲小矮个儿女孩”,说:“那可是个中级难度的地方啊!”

  很多人对inhiu的照片和照片上的建筑展开各式各样的解读,而inhiu的解释极为简单,她去那儿、拍那儿,只是因为它真的好看,“不存在任何隐喻,废墟摄影就是我的一个私人游戏”。而“驯服”一词,是在那一刻的游戏中,inhiu与废墟相认的基本条件。

  废墟有着向下的力量,光带着向上的力量,inhiu的摄影让两种力量相遇,并在瞬间点燃千万种可能。最后,不着痕迹地,将废墟还给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