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小雅·采薇》
目前,全世界共有500多种柳树,我国至少有250种。柳树长得快、容易繁殖,常被植于塘堤或河岸。古代以“杨柳”称柳,如《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杨柳”即为柳。柳叶狭长,呈青绿色,如旱柳、杞柳、筐柳等;枝条长软下垂者为垂柳,有别于具长柄且叶宽阔之杨树。
古人常用扦插的方法繁殖柳树,插柳成荫可为藩篱,如《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中的“折柳樊圃”,表明周朝人已在庭园中栽种柳树了。古人也常植垂柳以巩固河岸,如宋太祖曾下诏:“缘汴河州县长吏,常以春首课民夹岸植榆柳,以固堤防。”诏书中的“柳”即垂柳,朝廷专门规定每年栽植柳树,可见其重要性。不仅如此,柳树的枝条可用来编篮、筐等生活用品。
古人于离别时常折柳赠别,因此,古代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柳树,如宋代的贺铸写道:“长亭柳色才黄,倚马何人先折?”晏几道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他们均用“柳”来表达心中的离愁别绪。《诗经·小雅·采薇》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中的“柳”,也寄托了一种惜别的情愫。晋人潘岳《金谷集作诗》中的“绿池泛淡淡,青柳何依依”,无疑典出《诗经》。
【植物小档案】
学名:Salix babylonica L.
科别:杨柳科
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条柔细下垂。叶常狭长,长10cm~15cm,宽0.5cm~1.5cm,先端长渐尖,基部呈楔形,有锯齿缘。叶柄长0.5cm~0.8cm,有短柔毛。花先于叶开放,葇荑花序;雄花序长1.5cm~2cm,雌花序长2cm~3cm;花柱短,具两枚两裂的柱头。蒴果长0.3cm~0.4cm。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均有栽培,世界各地亦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