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即将“下岗”

作者:唐泰田 来源:读者校园版

  相信大家儿时都看过捷克动画片《鼹鼠的故事》。该片轻松有趣,但其中有一集配乐低沉、气氛诡异,令人印象格外深刻——鼹鼠的好朋友小刺猬在酣睡中不幸被科学家捕获并关进铁笼,将被制成标本。鼹鼠溜进实验室搭救小伙伴,它被数量众多的动物标本吓得腿脚发软,还被一块掉落的巨大头骨罩住……

  彼时作为小观众的你,是否对科学家的动物实验室产生过恐惧?事实上,科学家的实验室确实需要大量动物:除了被制成用于教学和展览的标本之外,动物还被广泛用于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新技术应用于人体之前,得先使用实验动物进行安全评估和效果试验。

  那么被科学家掌握命运的实验动物,究竟会遭遇怎样的对待呢?

  也许大家会马上想到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条件反射的著名实验:对小狗摇铃,然后给它一块肉,这一步骤重复进行,使得小狗对摇铃产生条件反射;还有顿悟学习实验中,科学家在黑猩猩身边放置长棍和短棍,将香蕉挂在高处,最终黑猩猩摸索出一套接长短棍的方法,如愿吃到了香蕉。

  与以上两个实验中大饱口福的小狗和黑猩猩相比,大部分实验动物就没这么幸运了。

  大家都熟悉的初中生物课本的脊蛙搔扒反射实验中,青蛙被剪去了头部来做实验;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实验中,需要把刚出生的小牛或仍在母腹中的胎牛杀死,以取得培养细胞所需要的小牛血清;历史上首次进入太空的小狗——前苏联著名太空狗莱卡,它在卫星进入轨道数分钟后就因舱内温度和气压过高而痛苦死去……

  即便在实验过程中侥幸活命的动物,实验后可能仍逃不脱被处死的厄运。例如在实验后发生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的动物、参与毒理学和病理学实验的动物,这些动物一旦放生,有可能造成很多麻烦,所以它们一般会被处死,并且尸体被焚烧深埋。

  实验动物为科学研究而遭受苦难或丧失生命,这让热爱动物的人们心痛不已,可是生命科学离不开实验动物,所以“流血牺牲”在所难免。诚如法国生理学家克劳德·伯纳德所言:“生命科学就是一个富丽堂皇和灯光绚丽的大厅,可能只有穿过一个长长的并且阴森恐怖的厨房才能到达。”在这间可怖的“厨房”里,已有无数实验动物为了人类科学的进步而丧命。

  人们不断反思科学研究对动物造成的伤害,全球各地的动物保护组织也一直抗议使用活体动物进行科学实验。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科学研究对实验动物的依赖度出现下降趋势。例如在2012年夏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宣布,将逐渐淘汰对黑猩猩的实验,原定用于实验的黑猩猩将被送进庇护所。而在澳大利亚、日本和欧盟,类人猿被禁止或限制用于医学实验。

  这一可喜趋势的出现并非仅仅因为伦理争论,而是科学发展的结果。

  首先,以动物为对象的实验效果不佳。例如,科学家常用小鼠作为人类疾病的研究模型,然而人类和小鼠的基因毕竟存在差异,所以即使通过了动物实验的药物,往往在人体实验中仍显示失败。再比如,科学家发现,在药物毒性研究中,有时通过动物实验确定的安全剂量,对人体仍有威胁。

  其次,随着科学进步,出现了更先进的技术,从而减少或取代活体动物实验。例如,科学家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设计出具有药物活性的化合物、预知新型化合物的生物学活性,或通过调整化合物结构而改变药物的作用效果,如此可以减少筛选化合物的动物实验,这将大大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量。此外,最近更出现了“器官芯片”——指甲盖大小的精巧芯片,含有活的人体细胞。这种生物芯片可以高度模拟人体对药物反应的测试过程,大大简化药物实验步骤和减少实验动物用量。

  距离完全避免使用实验动物还有多久呢?就目前来看,一段时期内,部分动物实验仍有必要继续保留。例如,现有的计算机技术还不能完全模拟大脑,所以大脑活动的相关研究仍然依赖实验动物。

  人们期盼早日结束所有的动物实验,而这也是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在未来,随着更多更先进的实验技术和新的科学理论的出现,我们离解放所有的实验动物的目标将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