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絮语
故事是可以给人巨大的力量的。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事,就是雨雪天坐在热炕上听父亲讲故事。
那时,家里还没有电视,父亲是我们了解外界的唯一窗口。父亲年轻时走南闯北,再加上读过一些书,所以见识颇广。每逢雨雪天,一家人坐在热炕上,父亲就会给我们讲故事。
父亲讲的故事所涉内容很广,既有他闯荡世界时的所见所闻,也有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还有一部分是他曾读过的小说。这些故事像一股股清泉,滋养着我们的心灵,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抹亮色。
一家人中,我是受这些故事影响最大的人。
父亲的那些见闻,引发了我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并直接促成了我的求学梦想。在以后求学的路上,尽管同伴们一一辍学,甚至在高中时只剩我一个,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最终考入大学,来到了外面的世界。
父亲所讲的那些民间传说和小说故事,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性格,使我擁有了独自应付生活的韧劲。我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了住校生活,一直到上大学,都是自己做饭生活,从未因为生活的艰辛而有过辍学的想法。
说来也奇怪,父亲似乎从未担心过我会放弃学习或走上邪路,每学期开学都是一次性给足我学费和生活费,让我一个人去拼、去闯。也许父亲早就看透了我是一个有恒心和韧劲的人,但他不知道我的恒心和韧劲都来自他所讲的那些故事,尤其是《西游记》。
对我而言,《西游记》不仅是一部成长指南,更是一部心理手册,可以说《西游记》是我成长的圣经。
通过《西游记》,我知道,人活在世上一定要有梦想,就像孙悟空要求长生术、唐僧要取真经一样;有了梦想,就得坚定信念去实现,不管前途多么艰难凶险都不能放弃,就像孙悟空漂洋过海、唐僧经历八十一难。我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成长指南了。
《西游记》还告诉我,人生之路往往是磕磕绊绊、起起伏伏,强大如孙悟空者也难免要遭遇挫折和困难。正如一则段子所说:“人生就像心电图,要是直了就挂了。”所以,每当遇到挫折时,《西游记》就成了我的心理理疗师。
这就是故事的力量,毫不夸张地说,父亲所讲的故事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作为编辑,我现在所做的事,就是努力选出一些精彩的故事,去激发更多人的梦想,让更多的人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
这期杂志,我选了《曹原:驾驭石墨烯的少年》,就是要告诉大家,少年人在科研领域也是可以扛大旗的,同时也说明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我与我的自卑如何相处》则说出了很多人的共性,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都曾自卑过,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应该学会如何跟自己的自卑相处;《“喂养”机器人,这个“饲养员”有点酷》一文表明,未来的职业丰富多彩,每一种职业都可以让人生很精彩,将来你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但前提是你得有从事这种职业的素养;《可以种植的铅笔》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想象力和好奇心永远是我们发展和创新的源泉,正应了那句话——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成为叫醒兔子的好乌龟》则说明,在人生中有些东西比结果更重要……
不同的故事各有各的精彩,希望它们能够点亮你的人生梦想,陪你走上追梦之路。